
天大校園里的
“她”力量
——記天津大學女教授協會
期次:第1323期
作者:文/李文宇 圖/劉延俊 沈岳 騰達 查看:8
!!鏗鏘玫瑰,競展芳華。女教授、女教工是天大校園里美麗的風景。她們書寫昂揚奮進的巾幗華章,展現新時代中國女性的風采,用天大的力量做出了天大的貢獻。
新時代的女性有著更大的格局和擔當。女性的全面發展,不僅關系自身,而且關系家庭和睦、社會和諧,關系國家發展、民族進步。高校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如何更好發揮高校女職工“半邊天”作用,進一步加強工會在女職工思想引領、素質提升等方面的工作優勢,為女性知識分子、女性科技人才搭建交流、提升的平臺,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高校女性高知人群責任擔當的應有之義。
天津大學校工會女教職工委員會始終堅定不移擁護黨的領導。于2009年成立“女教授協會”并推舉產生“女教授協會理事會”,旨在為一線女教授群體搭建廣泛的交流平臺,發揮女教授骨干群體的示范引領作用,團結引領女教授群體立足崗位建功立業,聚女性知識分子智慧,展巾幗風采,團結動員全校女教授群體緊密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為學校改革和發展服務事業貢獻巾幗智慧與力量。
“女教授協會”通過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校內外調研、各類講座等活動,已形成常態化機制,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女性高知群體品牌。同時成立理事會負責協會日常事務安排,目前第三屆理事會共有理事32名,覆蓋了全部有女教授的單位。理事會主題工作共分六大板塊:女教授論壇、教書育人、社會服務、建言獻策、文化傳承、品質生活。六大板塊的內容均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加強示范引領
女教授協會通過舉辦各類活動、加強宣傳,引領全校女教授群體愛崗愛生,實現“三全育人”。目前,我校在編在崗正高級職稱的女教職工共277人。歷年來,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天津市勞模1人、全國三八紅旗手6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3人、天津市三八紅旗手20人、天津市“最美女教師”2人。我校在教育一線的女教職工共有3人獲得國家“教學名師”稱號,16人獲得天津市“教學名師”稱號,1人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18人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62名女教師獲得天津市教學競賽獎項。全校各崗位的女教職工用責任、用愛心詮釋著教師的神圣職責。
勇攀科學高峰
近五年來,女教授協會成員教師共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自然科學獎合計18項。女教師們主動申請科研項目縱向3000余項,自然科學基金2000余項,26人次承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王靜康全身心投入結晶事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李小英潛心鉆研量子光學,榮獲王大珩科技獎,陳焱利用折紙藝術實現科技飛躍,在頂級期刊《science》雜志上發表論文一篇,也是我國機械設計領域發表的第一篇。學校的一線女教師們潛心科研,展示了女教師們攀登科學高峰的氣魄,為自然科學研究和工程科學研究做出了積極貢獻。
為推動女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提升女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女教授協會推薦優秀女科技工作者53人加入“天津市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其中3人擔任協會理事。
踐行社會服務
積極為國家大計建言獻策,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幾年來,女教授協會成員馮亞青、李小英、王雪青、何悅、齊崴、丁陽、嚴建偉、卜冬梅、鄭俊萍、馬桂秋等女教師擔任中國共產黨全國和天津市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婦女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及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市人大委員等,通過提案建議主動參政議政,積極為國家和天津市的建設發展建言獻策,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原教育學院閆廣芬院長等女教師專注女性成長與發展研究,為社會發展和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建筑學院徐蘇斌教授不畏艱辛,長期堅守建筑文化遺產保護,為社會文明留下寶貴財富;法學院陳天霞無償資助貧困兒童18年,多名女教師聯合資助廣西百色黎明小學10名貧困學子,高洪苓等女教師赴新疆支援地方教育事業。全校女教職工以強烈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積極服務社會,展示了當代教育工作者堅定的理想和信念。
女教授們積極響應我校對宕昌適齡兒童的教育幫扶,面向宕昌兒童及青少年聯合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協會號召女教授群體,奉獻愛心、興學育人,通過教育幫扶切斷貧窮的代際傳遞。
弘揚優秀品質
女教授協會創建特色活動,依靠女高知群體的專業背景開設高層論壇。多年來,分別邀請何悅、劉金蘭、馮翠玲、嚴建偉、徐蘇斌進行專題校內講座,主題有“外來物種入侵及其防治”“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用愛點亮世界,擁抱生活”“裝飾美家,扮靚生活室內軟裝講座”“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通過講座分享科研教學經驗和心得,用先進的事跡感染身邊的女教工,團結凝聚女教授們為學校事業發展貢獻力量。每期論壇校際交流部分,帶領女教授們先后到河北聯合大學、華北電力大學、APEC會議中心、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雄安新區、寶坻紅色教育基地等高校和機構學習交流,學習兄弟高校和單位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促進自身工作,十六年,共有近400人次參加活動。在外出交流期間還通過大篷車論壇以巾幗建功為主題共議學校中心工作,為學校事業發展建言獻策。加深女教授間學科交流的同時,加強校企合作,助力天津經濟事業的發展。通過定期召開理事會議,共同探討如何發揮女教授群體獨有的“她”智慧?!叭绾螄@學校中心工作開展相關活動”“如何做好服務女教職工、女學生群體”等各方面提出相關建議。2024年3月“天津大學女教授論壇”獲評“天津工會女職工特色品牌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弘揚中華美德
我校女教授群體以德為先,率先垂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天大女教師的師德風尚。每年如期舉辦的三八表彰座談會、感念師恩、母恩的師生座談會的活動,引領全校廣大女職工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在各個崗位上凝聚巾幗力量,發揮巾幗智慧,展現新時代新女性不讓須眉的豪情和風采。同時引領全校師生營造良好校園氛圍,愛國愛校,以實際行動爭做偉大事業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于追夢的奮斗者,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力拼搏。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動員引領廣大家庭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事會積極推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的推評、宣傳工作。
傳承傳統文化
女教授們積極參與天津大學文化項目海棠季活動之“當文化遇到美”旗袍秀活動,傳承傳統文化,展示天大工科女教授的知性與魅力,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包括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搜狐、騰訊新聞等40余家媒體報道或轉發了我校女教授旗袍秀活動,引起了社會對高知女性的廣泛關注,極大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全校女教職工們將傳統文化融入工作,主動傳承創新文化。
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積極響應“玫瑰書香”全國女職工主題閱讀活動的號召,進一步加強女教授群體在思想引領、提升素質、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優勢,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為女性知識分子、女性科技人才搭建交流、提升的平臺,天津大學女教授協會組建“詠絮書會”,通過女性高端人才群體的示范作用,引領更多的女教職工、女學生參與閱讀活動、培養閱讀習慣,進而帶動家庭閱讀、帶動優秀女學生群體閱讀。充分發揮女性高端人才群體在閱讀推廣、社會教育和文化傳播中的示范作用,進而積極營造全民閱讀的濃厚校園氛圍,促進書香校園建設和書香社會建設。發揮女教授特有的“她魅力”和“她力量”。2023年3月,“詠絮書會”獲評“天津工會女職工特色品牌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實施“關愛女教職工”工程
為關愛、關心女教職工生活、工作情況,引領、助力女教職工建功立業。理事會推動“關愛女工系列活動”的開展,關愛備孕期、懷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教職工,在衛津路、北洋園兩校區建立44個“愛心媽咪之家”,實現全校共享共用,提供人性化的溫馨服務。以關愛身心健康、熱愛生活、育兒等與女性相關的內容為主題,開展豐富多樣的文體、藝術、講座、宣傳類等活動。邀請天津市婦產科醫院專家到學校為女教職工舉辦婦科健康講座,邀請心理中心楊麗舉辦心理專場講座,引導女教工用良好的心態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舉辦插花藝術、微景觀制作、禮儀儀態講座、服飾妝容講座等活動,深受女教授群體喜愛。全方位關愛女教職工,引導廣大女教職工弘揚傳統美德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
為教職工辦實事
關心關注特殊時期教職工的實際需求,為他們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關心教職工子女入托入學及托管等問題,解除其后顧之憂。關愛患重病的女教職工,給予貼心關懷,申請經費補貼,解決女教職工的切實困難。關心校內單身青年教工的婚戀,為青年教工搭建交流交友和相識相知平臺。今年更是設置“熱愛我工作的城市”青年教職工系列主題活動,為青年教師拓寬朋友圈,加深與社會各界交流的同時,讓青年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美麗天津,熱愛美麗天津,建設美麗天津,積極主動地為天津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成立快樂父母俱樂部,搭建青年教師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交流溝通平臺,傳授、學習和交流育兒經驗,開展父母課堂、親子時光等活動。
十六年,我校女教授協會已經成為一個極具凝聚力、感召力、影響力的群體組織,是學校工會最成熟最活躍的群體組織,更是全校女教職工信賴的溫馨家園。
天津大學女教授協會是一個在上級婦女組織和校黨委、校工會的領導、關懷下,匯集了各研究領域中成績顯著的女教授的優秀組織,各位理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帶領廣大女教授群體建功立業,切實團結和帶領廣大女性知識分子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積極投身學校事業發展,在人才培養中勇挑重擔,在科學研究中積極作為,在社會服務中大顯身手,在文化傳承創新中盡展風采,彰顯女教授的擔當與魅力。